物流商情新聞

首頁/商情新聞 /新聞一覽
46億攬入申通再下一城 阿里智能化“動刀”傳統物流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來文單位:台灣貿易中心武漢聯絡點 更新日期:2019/04/22
46億攬入申通再下一城

物流無疑是阿里巴巴志在必得的一環。
 3月11日,申通快遞發佈公告稱,阿里巴巴將投資46.65億元(人民幣),入股其控股股東上海德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殷投資”)。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已完成對圓通、中通、申通、百世等四家快遞公司的戰略投資。以2018年三季度公佈的營收資料計算,這四家快遞公司的營收合計約為224.42億元,已與順豐的228.64億元不相上下。
 
對於這筆投資,阿里巴巴官方對外表示,希望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將物流成本從目前在GDP的占比,由16%降低到5%。遠低於發達國家,從而提升整個製造業的效率。
 
在新零售戰略的推進下,阿里巴巴對於物流行業的效率和品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其目的是踐行“24小時必達”。在攬入申通後,阿里巴巴又將如何對傳統物流進行改造?
 
對於傳統效率低下的物流行業來說,業務對電商的依賴難以割捨。
 
2018年9月,申通快遞與eBay正式展開合作,申通為eBay提供從國內攬收、分揀、航空運輸、清關等各環節的服務。按照合作協定,申通提供的服務主要是負責開通eBay項目城市的快件攬收服務,再交給當地轉運中心。
 
雙方合作的背景是,申通希望擴大品牌在國際的知名度,並拓展國際業務。而另一個尷尬的局面是,申通快遞在阿里系快遞中的占比在不斷降低。中信證券研報顯示,2013年3月,申通在阿里系的市場份額占比高達26%,到2017年2月,這一數字降為13%。
 
逐漸下降的佔有率,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對於申通的主營業務影響巨大。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中,阿里巴巴在入股其他快遞公司後,後者在降低快遞成本、提高盈利上已經獲得了收益,行業成本的年複合遞減率接近了17%。以中通快遞為例,2018年第三季度淨利潤10.6億元,同比增長47.7%。
 
接近菜鳥的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中國大陸快遞已經超過500億件,正邁向下一個500億件,未來靠任何一家物流公司都不可能獨自承接。“阿里和菜鳥想要打造四通八達的物流網路,讓全國24小時必達更快實現。過去五年,全國平均攬簽時效,已經從4天以上提速到2.5天,未來還會進一步讓物流骨幹網和毛細血管全面打通。”
 
目前,阿里系持有圓通快遞17.03%股份,持有中通快遞8.43%股份,持有百世匯通27.79%股份。
 
“智能化”改造
 
阿里系平臺一直是中國大陸快遞業的巨大推手,佔據快遞行業業務量比重高達70%左右。據悉,中國大陸快遞量占全世界規模的40%以上,超過了美國、日本、歐盟等經濟體的總和。去年天貓雙11,單日物流訂單量,也從1.52億增長到10.42億。
 
線上消費早已成為大陸居民生活習慣。單從輕小快件領域來看,阿里巴巴已經佈局了百通達系的半壁江山。另外,在跨境物流方面,2016年7月,菜鳥網路投資遞四方,此舉是提升跨境物流服務的重要舉措。隨後,菜鳥網路又相繼投資三泰控股旗下子公司、晟邦物流、北領科技等。尤其是在2018年7月11日,菜鳥網路還宣佈以眾包業務和其他業務資源,以及2.9億美元現金戰略投資即時物流平臺點我達,成為其控股股東。
 
至此,菜鳥網路在跨境物流、小件物流、即時物流以及冷鏈等領域均有了完善的佈局。在2018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網路總裁萬霖宣佈,菜鳥全面啟動物流IoT戰略,加大在物聯網技術領域的投入,這是未來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
 
馬雲判斷,“過去的20年,很多工作把人變成了機器,而未來的20年我們將會把機器變成人。”
 
為此,阿里巴巴和菜鳥網路計畫投資上千億元,建設國家智慧物流骨幹網,通過智慧、協同為製造業創造利潤空間。貫鑠企業管理CEO、快遞物流專家趙小敏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認為,阿里巴巴入股申通,用戶的購物體驗會得到明顯改善。“阿里巴巴這幾年從電子面單到雲端到自動化,再到快遞員的收派件、快遞櫃,都有政策性的變化。另外一點,三通一達誰也不比誰領先多少,申通的業務量在短時間內會有很大的上漲。”
 
不過,對於兩家公司之間具體的融合與合作模式,阿里巴巴官方並沒有透露更多。在趙小敏看來,過去申通在技術層面的投入太少,且在上市快遞公司中排名最後一位。“短時間內對品牌提升和業務量肯定會有變化,至少加盟商有信心了。但是,最終怎麼樣,要落實到自身網路的穩定性,以及公司經營和服務能力。如果這三者沒有本質的變化,市場也會回歸到原來的樣子。”
 
快遞格局生變?
 
受到這一消息刺激後,申通快遞股價一字板漲停。目前,大陸上市的快遞公司市值都已經達到最頂點。行業仍在快速向上的通道中,但是盈利能力卻凸顯出瓶頸。
 
1月3日,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在2019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上預計,2019年,中國大陸快遞業務量將完成600億件,同比增長20%;業務收入將完成7150億元,同比增長19%。
 
但是,快遞單價卻不漲反降,從2011年的20.65元/件,逐漸下滑至2018年的11.90元/件。中金公司此前發佈的快遞行業資料顯示,快遞行業毛利率已從2007年約30%的水準,下滑至5%-10%。
 
阿里巴巴入局後能否改善這一現狀?此外,四通一達在與順豐快遞的競爭上,是否存在同質化?中國大陸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認為,單純入股快遞公司並不是阿里最根本的目的,它是希望借此形成集群效應,形成協同、開放的平臺,以此將價值觀和服務訴求、資料能力傳達給快遞企業。在效率、成本提升後,從而節約運營成本,使快遞公司獲得更高的收益。只有物流公司和上下游公司,融入到了阿里的智慧骨幹網體系後,運轉才能更加高效。“就像拼多多也不一定要自建物流平臺,畢竟成本跟五六年前已經完全不同了。現在的趨勢是盡可能聯盟、結合、融合,既有良性競爭,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才是未來中國大陸物流的趨勢。”
 
快遞行業另一股力量順豐速運也正遭遇轉型的壓力,順豐控股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該公司去年業績下滑,公司去年實現淨利潤45.56億元,同比下降4.57%,原因在於成本的上漲,對新業務的開拓性投入,擴展多元化物流服務。在此背景下,王衛如何獨善其身也值得關注。

 

資料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3-12/doc-ihrfqzkc31131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