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商情新聞

首頁/商情新聞 /新聞一覽
中國藝術節-各地文創登臺,發掘文物故事比網紅重要
資料來源:第一財經 來文單位:武漢台貿中心 更新日期:2019/07/19
中國藝術節-各地文創登臺,發掘文物故事比網紅重要

中國藝術節,作為中國大陸規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綜合性藝術盛會玩了一把“快閃”,將網紅文創產品和精品劇碼帶到線下,給公眾帶來藝術盛宴。
本屆博覽會共設立33個展區,全國各省市705家文化機構攜演藝作品、文創產品參展。自1987年創辦以來,中國藝術節成功舉辦了11屆,本屆藝術節首次將文創產品納入整體框架,進一步豐富了中國藝術節的整體格局,為高品質舞臺藝術作品和文創產品拓寬推廣和傳播管道。
中國國家圖書館展出的敦煌禪包取材自館藏《敦煌遺書》中的經典元素設計而成,莫高窟壁畫花紋樣式自帶復古氣質吸引不少觀眾下單;中國美術館則從齊白石等大師作品中提取元素製成餐具套件,實用而美觀;浙江省博物館帶來泛舟西湖三件套特色產品,結合香器、文具與意境於一體;中國絲綢博物館推出金玉錦繡絲綢套組,披肩、真絲手包和胸針工藝精製。
位於中央大廳的文旅部直屬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試點單位展出和上海展區吸引了許多前來詢價或是洽談合作的觀展遊客和參展商。一邊是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的“國家隊”,一邊是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交相輝映的“上海隊”。創意、設計、城市文化碰撞交融。
作為東道主的上海,包括上海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等文博展館拿出了文創系列的“鎮館之寶”和限量紀念版。多位上海展區文博機構現場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隨著中央發佈一系列重要檔,上海“文創50條”明確支援文博創意產品開發等政策利好,文創業務在機構運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文創與生活方式相結合
2016年,《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提出,深入發掘文化文物單位館藏文化資源,推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三年間,國內各大文博展館紛紛探索和推出自己的文創產品,針對館藏特色進行引領潮流的創意設計,試圖引爆市場。
上海作為文化底蘊豐厚、文物資源豐富的城市,在文創展品開發方面具備有利條件。截至2018年底,全市博物館文創產品銷售額5400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回溯上世紀90年代,上海博物館新館(下稱“上博”)在人民大道建成開放,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上博開始著手文創產品的研發製作,但起初文創產品多以複製仿品為主,即從文物中提取圖案複製到產品上,尚未意識到何為創意。
在淘寶網上可以看到,上博淘寶旗艦店粉絲數七萬餘人,銷量最高的產品是以宋徽宗趙佶簽名花押“天下一人”為主要元素的帆布包。此外,從宋徽宗千字文卷中提取“晝眠夕寐”四字製成的眼罩銷量也位於前列。馮煒介紹,兩款產品設計分別提煉了瘦金體的簡約雅致的美感,並設計與文字內涵相符的品類,與當代宣導極簡、休閒的生活方式相結合,在紀念價值和美學價值之外,也滿足了消費者對“實用”的需求。
此外,文創產品也需要針對展覽本身特質和消費人群進行多元設計。譬如,以館藏董其昌書畫為藍本創作的文創產品吸睛無數,三個月展期內銷售額即突破1300萬元。馮煒介紹,上博團隊在調研和分析董其昌大展消費人群後認為,觀展人群多為文人雅士,因此開發了可供文人攜帶的“文房隨行包”和筆墨套裝以及真絲眼罩,受到觀眾的追捧和歡迎。
在文博會上,上博一旁,中華藝術宮展區以典型的“中國紅”吸引著遊客。由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改造而成的中華藝術宮是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除了以中華藝術宮外形元素所設計的文創產品,還有吳冠中、林風眠等大師系列文創產品,中華藝術宮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基於吳冠中畫作《玉龍山下古麗江》設計的絲巾,是藝術宮文創產品中銷量最高的產品,“賣到斷貨”。這些大師畫作用於製作帆布包、絲巾等產品,能夠保留和衍生畫作的意境和美感。
除此之外,此次博覽會上展出的印有中華藝術宮元素的小瓷杯和風鈴也備受消費者喜愛。上述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藝術宮的文創產品仍處於起步階段,與上博等前輩仍有一段距離,目前正在探索針對觀眾人群進行文創產品設計。“中華藝術宮觀眾經常開展青少年教育活動,參展觀眾以青少年與兒童為主,因此在設計和價格上會比較親民,會設計書簽、魔方等寓教於樂的產品。”
上海展區中,最醒目的莫過於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文創產品,除了鎮館之寶——最早中譯本《共產黨宣言》的複製精裝版之外,還有以石庫門元素為主題,側重於紀念館形象宣傳的“樹德里系列”,以全手繪圖形式,全景式呈現一大會址不同角度的樣貌和建築細節。緊挨著一大會址展區,上海歷史博物館推出的《舊校場年畫》系列畫面線條細膩、色彩鮮豔,滬語元素的加入彰顯上海文化特色。
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
除了大量館藏文物,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個大型IP。
上博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及繪畫以主要特色。去年與迪士尼合作開發的文創產品便以鎮館之寶——青銅文明巔峰之作大克鼎與米奇結合,融合年輕人潮流元素創意米奇在青銅紋飾衝浪的圖案,由此開發鑰匙扣、頸枕、首飾等產品線上線下熱賣。
上海歷史博物館則與滙豐銀行合作,以一級館藏品,位於博物館大廳的滙豐銀行銅獅為設計項目,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設計了黑金與毛絨兩個產品系列。
博物館為了改變人們心中“古老”、“陳舊”的刻板印象,從展覽到文創產品都試圖與年輕人展開對話,拉近與年輕觀眾的距離。故宮博物院以“萌”系方式將古老文物以輕盈活潑的方式介紹給今天的主流遊客。
不過,博物館文創產品受到消費者追捧的同時,品類同質化也讓不少人感到審美疲勞。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朕知道了”系列膠帶之後,多家博物館紛紛推出個性膠帶,筆記本、手機殼、帆布包、T恤等價格低廉、實用性較強的產品也成為文創產品的主要品類。產品品種單一、同質化程度高、品質參差不齊是文博產品的主要問題。
在文博會上,上博展出網路預售的產品,為“15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大戰”展覽設計的孔雀牡丹紋洗漱用品器,靈感源於展品“孔雀牡丹梅瓶”上的圖案,設計圖案曾經過多次修改,最終呈現的是兼具古典東方和西洋格調的瓷器套裝,配色明豔又不失典雅。據介紹,江南文化與海派文化也正是上博希望傳遞給公眾的品牌特徵,幾乎在所有的創意產品中都會融入這兩種風格。
除了拓展市場,博物館肩負著引領和普及文化的社會責任,強調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縱覽上海展區的展館和產品,普遍希望在銷售文創產品的同時能夠將文化帶給消費者,引領他們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在價格定位上也以“親民”為主,多為兩百元以下。
 

資料來源:https://read01.com/RMKxDe2.html#.XPD9c9Izb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