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服務商情新聞

首頁/商情新聞 /新聞一覽
中國大陸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成都正加力!
資料來源:成都日報新聞用戶端 來文單位:台貿中心成都代表處 更新日期:2021/04/11

中國大陸在日前公佈的《2020 中國都市夜間「出行+消費」分析報告》中,成都憑藉在夜間經濟領域出色的表現,位居夜間經濟(出行+消費)總單量排行榜首位。資料背後,是成都人的生活態度。

早在2018年,成都市就召開了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大會。政策效應的持續加持,成都模式創新、市場拓展,推動國家消費中心城市加速成勢,連續6年穩居全國零售第四城,奢侈和輕奢品牌城市偏好度居全國第3,僅次於上海、北京,消費引領比較優勢更為凸顯。

在國際供應鏈加速構建,推動全球資源要素集成聚集的大背景下,剛剛過去的202011月,成都市又召開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大會,鮮明提出:加快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動態適應、彈性再造、開放發展,打造面向全國、輻射全球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城市和供應鏈樞紐城市。

從生活性到生產性,一字之別,卻是成都登高望遠,搶抓機遇,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戰略謀劃!解決市場中的生產、分配、流通、消費領域的堵點和問題,將市場潛力、機遇轉變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綜合效能。努力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率先突破,成都已然全力加速!

生產性服務業為城市轉型發展賦能

生產性服務業作為製造業向分工專業化、結構高級化演進的產業形態,對賦能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引領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具有關鍵作用。發展先進生產性服務業,在成都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

20207月,東部製造大市蘇州已提出打造「生產性服務業標杆城市」。視線向西,202011月,一場「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大會」在成都召開。會上,成都首次提出要大幅提升先進生產性服務業比重,「加快建設國家先進生產性服務業標杆城市」,為城市轉型發展賦能。同時公佈的《成都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提出將通過構建生產性服務業經濟體系、空間體系和供應鏈網路體系三大體系,全面打響「成都服務」品牌,主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到2025年,全市生產性服務業規模達到8800億元。建成5個千億級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30個百億級產業社區和50個十億級專業樓宇。

實際上,成都定下此目標是有底氣的:2019年,成都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5143.1億元,較2017年增長1302.8億元,年均名義增速達15.7%;對經濟貢獻持續增強,2019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成都GDP比重達30.2%,較2017年上升了2.6個百分點。

20201230日,成都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再次迎來好消息——當天,中國航太科工二院成都分院專案正式簽約,落戶金牛現代都市工業港1號。成都分院是中國航太科工二院組建60餘年來,在全國設立的首個分院。作為航太領域的「國家隊」,該項目將全面提升成都現代都市工業在研發、設計、生產、試驗等方面的能力,為現代都市工業強鏈補鏈。值得一提的是,除引進航太科工二院成都分院外,1號港目前已成功引入廣州億城科技、深圳四海萬聯等電子資訊類,杜德生物、阿思科力等醫藥健康類重大產業化專案入駐,載體去化率達100%,提前實現「載體建成之時,就是項目入駐之日」目標。

類似的集聚載體建設在成都已越來越多,高能級平臺帶動作用也愈發明顯。在成都看來,生產性服務業既是產業鏈上下游、左右岸協作配套的核心要件,也是放大資源集聚、商業交互、價值創造網路協同效應的關鍵支撐。為此,成都提出要以產業生態圈為牽引,以產業功能區為載體,培育適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優良生態,提升產業發展整體素質和產品附加值。

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成都還會繼續提振消費,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嗎?答案毋庸置疑。按照相關規劃,到2022年,成都將全面優化與國家中心城市相適應的生活性服務業發展體制和公共服務保障機制,形成佈局合理、功能完備、優質高效的生活服務體系,形成商貿、旅遊、文化、餐飲、康養5個千億級消費市場,生活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5000億元以上,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消費中心城市。

如何形成以中國大陸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內,成都正努力更好地發揮內循環的迴旋空間,擴大內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伴隨著精彩不停的各類促消費活動,你可以在春熙路商圈零時差接軌國際時尚脈搏;在露天音樂公園體驗生態「微度假」;在寬窄匠造所接受天府文化與成都市井生活美學的薰陶……豐富的體驗業態,讓人們的消費舒適度極高。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在全年的促消費活動中,出現了一些新名詞,如電競、電音、街舞、漢服等,培養年輕一代時尚消費者、耕耘青年潮流文化,成都知道,未來屬於年輕人。

向外,成都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發揮國際循環的門戶樞紐作用,全面增強人口和經濟承載能力,提升城市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去年1-9月,成都首店落戶227家,持續領銜新一線城市,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這一切都標誌著成都氣場全開的國際范兒,逐步呈現出了「對外輸出」的能力。不止步于此,成都去年還在拓展「買全球賣全球」的國際消費網路方面下足了功夫,擴大跨境電商、市場採購、二手汽車出口等新業態新模式規模,積極開展離境退稅商店現場小額退稅試點。

加快轉型升級,成都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已不再停留於「買買買」。20201222日,成都十部門再次聯合發布《成都市關於持續創新供給促進新消費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場景營造、企業創生、生態塑造3個方面,推出16條政策措施,進一步清晰勾勒出對於新消費發展的成都邏輯——著力促進新消費創新供給,形成一批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典範,推動城市成為消費新場景試驗田、消費新業態發源地、消費新模式先行區、消費新生態「培育場」。

未來五年,成都還將加快形成以品質體驗為導向的消費中心,聚焦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全面推動場景營造、業態創新和品牌集聚,不斷壯大綠色消費、數字消費、定制消費等新興消費,積極培育與國際接軌的高端商品消費鏈和商業集群。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發展新動能

從生活性服務業到生產性服務業,一字之差的背後是成都登高望遠,搶抓機遇,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努力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率先突破所做的努力。

20181月,成都召開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大會。兩年多來,政策效應逐漸顯現,有力支撐了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與此同時,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產性服務業呈現出茁壯成長的態勢,持續推動著成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智慧物流、遠程辦公、電商購物、工業大腦……從線上到線下,從生產領域到日常消費,服務業新動能不斷孕育,活力和實力不斷增強,以數位經濟為標誌的現代服務業在成都高速成長。

早在2018年,成都發布的《成都市高品質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改革攻堅計畫》就為以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指明了路線圖:圍繞建設消費市場引領、創新要素集聚、輻射帶動明顯的國家服務業核心城市,充分發揮新興服務業引領轉型發展、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全面推進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新興服務業品質提升,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

成都深刻意識到生產性服務業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關鍵作用,站在服務新發展格局高度,組織專班開展專題研究,廣泛聽取和吸收各領域意見建議和研究成果,形成了成都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總體規劃和相關意見。

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關鍵之一就是要堅持中國大陸國內國際交互融通,打造全球服務資源配置戰略樞紐。而從此前的行動看,在成都市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大會吹響號角之前,成都早已排兵佈陣。「一帶一路」建設改變成都區位形勢,一躍成為中國大陸向西向南開放的前沿,其中鐵路和航空運輸是成都的優勢所在。

中歐班列(成都)是中國大陸開行數量最多、運行頻次最高、輻射區域最廣、運輸時效最優的中歐班列,有力支撐了成都外貿增長逆勢加速,去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長25.3%,增速全國第一。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常年輸送量居全國第四,並一度沖上全球第一。自20206月起,13條「客改貨」航線覆蓋全球五大洲,以暢通國際航空供應鏈。

雖身處內陸,如今成都的區位優勢已經開始顯現。在今年11日舉行的成都國際鐵路港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千億級」新聞發佈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成都國際鐵路港發揮中歐班列「吸金石」作用,先後簽約引進玉湖、菜鳥、盒馬鮮生、中遠海運、蘇甯雲商等160個重大物流專案入駐,生產性服務業總投資達到1090億元。

未來五年,成都還將加快推動以開放為新引擎的雙循環發展。深入推進高水準制度型開放,加快拓展立體化戰略通道、高能級平臺和全球供應鏈體系,形成服務擴大內需、暢通循環的適配能力,打造面向全國、輻射全球的資源配置中心。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