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商情新聞

首頁/商情新聞 /新聞一覽
新品牌搶佔中國大陸連鎖咖啡市場 被曝食安問題的星巴克“腹背受敵”
資料來源:和訊網 來文單位:台灣貿易中心大連代表處 更新日期:2022/01/17
新品牌搶佔中國大陸連鎖咖啡市場
新品牌搶灘咖啡市場 被曝食安問題的星巴克“腹背受敵”

曾經由星巴克主導的中國大陸連鎖咖啡市場,正在快速變化。近期,星巴克的“對手”們先後完成多輪融資,擴充門店數量的同時也威脅著星巴克核心市場。

2021年12月15日,「Tims中國」宣佈上市前融資,但並未透露具體投資資訊。同時,「Tims中國」宣佈收到首批上市私募股權投資(下稱“PIPE”)承諾,這些投資承諾會在「Tims中國」與Silver Crest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合併(上市合併)時完成出資。

「Tims中國」表示,將在新的投資支持下加速實現5年目標,開出2700多家可盈利門店。而這一目標已經逼近星巴克的開店計畫,財報顯示,2021年星巴克在中國大陸市場新開了654家門店。

從星巴克在中國大陸發展歷程來看,其“星巴克標準”與直營體系是其立足行業的根本。星巴克1992年上市時,僅在北美有165家門店,隨著商業模型和經營效率被市場認可,估計市值不斷走高,也開啟了門店擴張的高速發展期。

1999年,星巴克進入中中國大陸地市場後,也享受了中國大陸咖啡行業的紅利。2005至2008年,星巴克市值震盪回落,舒爾茨開始掌舵改革,重點加速海外擴張(尤其中國大陸等擴張),市值才開始回升。

目前,星巴克海外擴張包括4種形式:全資自營,合資公司、許可協議、授權經營等,主要根據不同市場的特點各有側重擴張。

據瞭解,雖然進入內地市場之初星巴克並未採用全部直營的模式,但在2003年至2017年間,星巴克陸續買回中國大陸華北、華南、華東股權,逐步推動中國大陸門店的“直營化”。

2017年,星巴克以約13億美元收購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剩餘50%的股權,取得在華東地區約1,300家門店的100%所有權(單店市值1,348萬元,其中上海近600家)。2017年,全面直營中國大陸市場所有門店,以期達到統一食品品質等標準。

根據此前的報導,無錫兩家星巴克門店存在更換配料標籤、使用過期食材的問題。12月14日至15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麗水市蓮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緊急查核轄區內星巴克。

中國大陸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雖然星巴克在中國大陸是直營模式,但所有門店均採用店長負責制,以業績為導向,以利潤為方向,所以對於食品安全很有可能出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行為。“企業對門店店長的KPI考核需要調整,第一權重應該從業績利潤改成食品安全。”

2020年以來,精品咖啡品牌在資本支持下崛起,不斷侵蝕星巴克固有的“城池”。

目前,Manner咖啡門店數量已經超過200家,預計2021年全年門店數將達到400至500家。加速進入北京、蘇州、南京、武漢、成都等市場的M Stand,也在下半年開啟集中開店模式。

至於剛剛完成上市前融資的「Tims中國」,已經被視為瑞幸咖啡外,星巴克主要競爭對手。現階段,Manner、「Tims中國」、瑞幸咖啡的定價基本相同,均低於星巴克。在一線城市,上述品牌佈局亦集中在辦公大樓、商場等地,與星巴克重疊。

上海市食品協會咖啡專委會主任王振東表示,「Tims中國」的商業模式與星巴克、Costa等基本一致,設有階段性目標。“現階段,「Tims中國」以開店提高市占率、滲透率,達到目標後,才會調整策略為單店盈利。”

據悉,截至2021財年第四季末,星巴克已經在中國大陸208個城市,開出了5,360多家門店,其中2021年在中國大陸市場新開了654家門店,第四季開了225家新店。截至2021年第四季末,美國和中國大陸的門店總數占其全球門店總數的62%。

然而在食安等問題影響下,星巴克股價已連續兩日下跌。必須指出的是,儘管星巴克龐大的直營體系暴露了不少問題,但作為中國大陸咖啡市場的後來進入者,「Tims中國」以及Manner、M Stand、Algebraist代數學家咖啡等眾多新品牌要想短期內超車也並非易事。

對此,王振東認為,中國大陸咖啡環境變化,新品牌崛起已經讓市場對於星巴克的成長空間感到擔憂。但星巴克在選址、供應鏈上優勢仍存在,成本端壓力相對較小。

數據顯示,星巴克憑藉其龐大的體量往往享有較強的房租議價權,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例,門店租金比一般咖啡廳低15%左右。

據王振東透露,近期大宗商品價格的飆升,加上運輸、勞動力和包裝成本的飆升,給Manner等定價較低的咖啡品牌造成不小壓力。而星巴克等定價相對較高的品牌,則有一定消化空間。“如果Manner和「Tims中國」後續漲價,其競爭優勢也就不再存在。”

資料來源:http://www.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