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技術商情新聞

首頁/商情新聞 /新聞一覽
新零售引領消費升級
資料來源:和訊網 來文單位:大連代表處、專案組 更新日期:2018/04/12
新零售引領消費升級

餐飲豐富業態體驗感

零售融合餐飲是新零售門店區別于傳統商超的特色之一。商超在過去只是簡單的購物場所,增添了現場烹飪與堂食服務後,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嘗試體驗。在影響新零售門店現場餐飲體驗的4個面向中,消費者對價格仍有較高敏感度,34.48%的被調查者將收費價格列於首位。餐飲口味和用餐環境也對體驗有較大影響,27.59%的被調查者表示最看重餐飲口味,24.14%的被調查者表示最注重用餐環境。

目前各新零售門店中提供的餐飲服務既包括吸睛的生猛海鮮,也有日常餐飯、特色小吃等。就生猛海鮮來說,伴隨新零售特色走進平常百姓餐桌,尤其對於北方內陸消費者來說變得更加平民化,部分消費者反映價格較海鮮酒樓確實便宜,不過尚沒有頻繁選用的飲食習慣。

商超搭載餐飲的模式,對於零售商來說是尋找存量中的增量,日常三餐的生意能有效吸引客流、增加用戶黏性,一些具有品質的餐飲也能夠提升超市的形象和調性。但是口味和環境至關重要,隨著消費者面臨的選擇越來越多,商超如果不能克服餐飲經營上的難點,則不僅吸引力會打折,甚至可能會影響原有的銷售。

 

生鮮銷售趨向標準化

生鮮產品無疑已成為實體超市的最大賣點,去年以來,不少超市對商品結構進行了調改,顯著增加了生鮮產品的占比。比如物美超市聯想橋店將生鮮產品占比由原來的30%-40%增至50%左右,除了銷售大量散裝的平價蔬果外,還新增了中高端蔬果貨櫃,陳列著包裝稱重好的乾淨蔬菜。

在生鮮產品形式的選擇偏好上,52%的消費者表示更傾向於選擇包裝好的乾淨蔬菜,約31%的消費者仍更樂意購買散賣秤重的商品,另外有約17%的消費者表示更想購買加工好的半成品。

超市賣場過去多以散賣稱重的形式銷售生鮮產品,由消費者自由翻撿挑選,這個過程很容易增加生鮮產品的損耗。另外,從食品安全角度出發,生鮮產品統一、標準化也更利於源頭追溯和安全管控。北京市居民對乾淨蔬菜的偏好度已經大幅增加,2016年北京市城鎮居民所購蔬菜中已洗淨的蔬菜的比例已經從2012年的8%提高到了20.65%,尤其是對於年輕上班族和年紀較大的老人來說,乾淨蔬菜和半成品更方便快捷。

 

移動支付提高效率

支付技術的革新已基本覆蓋新零售門店及傳統商超,依託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平臺,從自助收銀設備到自由掃碼支付,改善了傳統人工收銀台排隊長、效率低的問題。微信小程式掃碼購的使用率最高,79.31%的消費者表示曾使用過。41.38%的消費者表示使用過自助收銀機,37.93%的消費者使用過多點App等掃碼購。

微信小程式連接人與人的社交優勢所帶來的用戶黏性十分明顯,對於常用微信的消費者來說,不用額外安裝或打開其他平臺,直接通過小程式掃碼支付能方便很多。通過打通使用者和消費資料,零售商也能更瞭解消費者的習慣而調整商品和服務進行精準行銷。

對於傳統賣場來說,移動支付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以多點自由購功能為例,消費者可以通過自由購隨時在賣場內的任意位置自助掃碼購物,收銀通道單個顧客通過時間由原來的50-60秒/人減少為14-15秒/人,在上線了自由購和秒付功能的物美門店內,收銀員的數量通常都能減少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