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服務業商情新聞

首頁/商情新聞 /新聞一覽
社論:印尼政府應致力於提高製造業在經濟上的比重
資料來源:kompas.id 來文單位:雅加達台灣貿易中心 更新日期:2024/03/07

印尼政府應致力於製造業轉型升級,期望印尼製造業從從勞力密集產業轉型為資本密集或技術密集產業。印尼製造業對印尼整體經濟貢獻率18%,以目前印尼經濟發展架構和態勢,製造業貢獻率應該在20%以上。製造業不僅對印尼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同時可以為印尼創造龐大的就業機會。

如果把印尼經濟比喻成一架飛機,製造業就是讓飛機高速飛行的引擎;各個產業的角色各有分工:電子和電腦工業是控制飛機的駕駛艙,貿易部門是飛機機翼,建築部門是機身(frame),金融部門是飛機燃料。

食品和飲料產業是印尼產值最大的製造業,其次依序是紡織服裝、化學、汽車和電子產品。紡織服裝和電子產品為勞力密集產業,也是印尼出口的產業支柱,由於世界經濟成長力道疲弱,使得印尼出口表現連帶受到影響。

印尼全力發展製造業

在1998年印尼經濟危機發生之前,印尼製造業成長率為7%,與當時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6%相較表現不俗。但1998年印尼經濟危機發生之後,印尼製造業平均成長率降為4.6%,低於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5%。製造業成長力道不足,延宕了印尼成為朝已開發國家奮進的進程。印尼政府認為,要成為已開發國家,唯有朝高科技產業發展帶動製造業,才能真正奠定印尼經濟基礎。

印尼政府了解製造業必須從勞力密集、低技術含量產業轉向資本密集、高技術含量產業。以因應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但這不代表轉型升級沒有風險,印尼經歷過轉型失敗所造成的經濟停滯,甚至出現產業就業人口下降的「去工業化」(deindustrialization)衰退情況。

印尼的進口、出口、製造業智慧化、資源型工業化發展近況

印尼透過進口替代政策大力挹注國家工業發展。鋼鐵、化工、汽車、航運等戰略性產業多透過高進口關稅和大量資金支持,爭取在地產業自主發展空間。

扶持在地產業的政策可以有效減少國際貨品進口,但所生產的產品因為缺乏出口競爭力,只能單向供應內需巿場,無法與國際同型產品競爭出口巿場,因此印尼進口替代公司不論規模大小、私企或國企,不但沒有享受到政策照護的美意,反而遭受了巨大損失,被迫出售給外國經營者,或由政府支應更大資金以求生存。迫於經濟發展需要,印尼政府再次開放進口,通常導玫規模更大的進口行為。

國際油價下跌有利於印尼製造業出口。印尼主力出口產業如紡織服裝、鞋類、電子產品等勞力密集產業為印尼創造大量外匯收入。印尼雖然希望能夠透過產業升級的作為增加主力產品出口附加價值,然而由於實施困難,傳統創造外滙產業轉型不如預期,印尼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仍然低於週邊國家製造業。

食品飲料、紡織服裝、汽車、化學、電子是印尼五大重點發展智慧製造產業, 但因普遍缺乏實戰經驗,許多製造業者對於產業數位轉型心存觀望,反而在金融、商品和服務貿易領域發展迅速。

資源型工業化是近期印尼政府極為重視的產業政策,印尼天然資源豐富,為了推動資源型工業化政策,印尼政府不惜以關閉原料進口的方式扶持在地加工業者,希望透過資源的在地加工獲得更高的附加價值。這項政策遭到了原材料進口國的反對,電動車重點資源鎳礦進口國反對聲浪最高,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等重量級國際金融機構也加入批評,因為鎳礦在印尼進行在地資源工業化所產出的產品,成本遠高於鎳礦進口國,這些機構強調印尼鎳資源工業化並沒有進行充分的成本效益分析,不符合國際分工降低成本的比較利益。

真實的情況亦然,印尼加工業不夠發達,無法以合理的成本和技術處理鎳礦這種國際高度關注的原料,加上經濟體質不夠強韌,對於成本昂貴、利潤微薄和波動劇烈的價格完全無法駕馭。操作鎳礦資源型工業化的經驗顯示,產業化成敗決定性的因素,在於企業微觀層面的具體落實,專業事應由專業做,企業是否擁有生產國際競爭力的產品,才是產業發展成功的王者之道。

政府的政策用於指導、加強和促進產業的方向,不論在進口替代或是資源產業工業化的發展,應該採取的做法是選擇可能的贏家(picking the likely winner),使其更聚焦、更具體、更容易評估成功和失敗。不必禁止原料進口,但可以透過印尼特別的「國內巿場義務(DMO/ domestic market obligation)」,來滿足印尼內需巿場所需較高技術涵量、較有性價比的工業原料需求。

進口替代和廣泛的資源型工業化政策,使得印尼產業成本效益難以計算,並遭到其他國家的反對,因為政府過度介入產業發展,干預巿場機制的正常運作,形成非關稅壁壘的形象,對於國際貿易和投資合作產生一定的影響。

資料來源:https://www.kompas.id/baca/opini/2024/01/11/industri-pendorong-ekonomi?open_from=Section_Artikel_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