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美髮商情新聞

首頁/商情新聞 /新聞一覽
面膜最美時代已去:大陸國產品牌稱霸線上 微商帶來信任危機
資料來源:新浪產業經濟 來文單位:臺灣貿易中心大連代表處 更新日期:2017/03/01
面膜最美時代已去:大陸國產品牌稱霸線上

截至2015年底,中國大陸面膜零售總額達到98.8億美元。鑒於較高的滲透率和成熟的使用習慣,面膜的銷量增速將會放緩。未來,市場增速將繼續保持雙位數,儘管銷量增長乏力,但產品延伸和高端化將會帶動銷售額攀升。

具體到品牌上,大陸國產品牌一直引領面膜市場增長。美即面膜在被歐萊雅收購後市場份額有所下滑,但禦泥坊、相宜本草、百雀羚和一葉子等國產品牌卻稱霸線上管道。

隨著消費水準的升級和“90後”逐步成為美妝消費的主體,美妝消費的特點呈現出“快時尚”特質,對美妝新品牌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對美妝品牌更換的頻率也在變快,這都有利於國產品牌的發展。面膜已經融入了中國大陸女性護膚的基礎流程,品牌有機會推出具有特定功效或針對具體部位的新產品線。而到2019年,中國大陸面膜市場的容量將達到130億元。

 

微商信任危機帶來挑戰

在行業擴容背後,微商帶來的信任危機也讓面膜行業迎來艱苦挑戰。500萬元就可投資一個面膜品牌,面膜的生產成本也很低,單片面膜的成本甚至低到不足1元錢。早前三年,只要開發一個面膜品牌、在管道稍作推廣就可以賺錢,廣州白雲區也集中了涵蓋面膜產業鏈的參與者。而此前大陸中央新聞曝光的流通在朋友圈的“毒面膜”仍讓一些消費者心有餘悸。

在監管部門規範市場的同時,面膜行業的生產投入也在升級。據前述負責人介紹,市面上大部分面膜廠家都是半自動化作業,灌裝、封口、疊膜等設備投入在100萬元左右,全自動化作業的設備價格較高,單台機器就要100萬元以上。目前面膜行業已經嚴重過剩,競爭激烈。2013~2015年微商賣面膜的火熱場面吸引了大量商家投身面膜行業。“當時進入門檻比較低,只要有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都(可以)賣面膜,其實市場需求沒有那麼多,微商賣的面膜很多都還沒到消費者手上,移庫現象比較嚴重。”